人工智慧

克勞福德:人工智慧的「終結者將至」假象

崔瑩:《AI地圖集》一書的作者表示,有關人工智慧的敘述容易傾向於未來主義,這會讓人們忽視它當下正在影響著什麼。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正展出一幅名爲《人工智慧的系統剖析》的巨型數字影像。這幅影像由凱特•克勞福德(Kate Crawford)和弗拉丹•約爾(Vladan Joler)共同創作,呈現的是支撐一個亞馬遜Echo智慧喇叭「誕生、存在和死亡」的龐大網路。這種數據可視化的方式,讓人們深入瞭解生產、分發和處置一個喇叭所涉及的大量資源。這幅影像也是凱特•克勞福德在愛丁堡國際圖書節期間進行的「誰能贏得人工智慧革命」的講座的背景圖。

凱特是南加州大學安娜堡傳媒學院的研究教授、微軟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她的新著《AI地圖集》被《紐約客》雜誌譽爲「一部引人入勝的數據史」。8月21日,凱特結合新作,在愛丁堡的講座中表述了她對人工智慧的憂慮,指出人工智慧既不「人工」,也不「智慧」,並強調人工智慧需要監管。

凱特對研究大規模數據系統的興趣始於20年前。她最初研究的是政治哲學和法律,當她意識到「機器學習」將會給社會帶來巨大影響時,便對這個領域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決定從基礎入手,首先研究這些系統是如何構建的。她同時在學術界和業界工作,她解釋:「我既想看看學術界是如何理解這些系統的,也想看看當它們被轉化爲全球規模的系統時會發生什麼。」

您已閱讀15%(508字),剩餘85%(29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