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徐瑾經濟人

歐本海默時刻:權力和責任的真相

徐瑾:在一個國際對立重趨複雜的年代,歐本海默式的困境依舊存在,政治對於科學侵染邊界在哪裏?權力對應的責任邊界又在哪裏?我認爲這是諾蘭有意的留白。

走出上海百麗宮的IMAX大廳,極度炫目的畫面與音樂似乎仍舊揮之不去。英裔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自編自導的電影《歐本海默》,以三個小時長度的緊密敘事,70毫米格式放映的華麗效果,敘述了曼哈頓計劃領導者、物理學家羅伯特•歐本海默的故事,讓我覺得盡興而返。這部電影在內地正式上映是8月30日。

死神vs普羅米修斯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1945年7月16日,新墨西哥州曼哈頓計劃下的三位一體核試驗,當歐本海默看到核試驗成功升起的蘑菇雲,不僅想起這句他青年時代就熟悉的詩句,來自印度教經典《薄伽梵歌》。

您已閱讀5%(270字),剩餘95%(47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