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2023發展與展望

刺激政策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政策執行效率會顯著影響貨幣政策傳導效果,財政政策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可能與貨幣政策產生互動影響。2008年刺激計劃有什麼啓發?

隨著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資訊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成長復甦乏力,低於預期(上半年增速5.5%,第二季度國內生產毛額環比成長0.8%,同比成長6.3%),學術界和各方智庫就如何以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來提振當下中國宏觀經濟展開了激烈討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3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並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相關數據顯示,廣義貨幣供給( M2)在2022年成長 11.8% ,並在2023年第一季度進一步成長爲 12.7%, 從而帶來了中長期貸款餘額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12.6%的成長率。與此同時,基建投資在2022年成長9.4%,遠高於2021年的0.4% , 並在2023年第一季度增速高達10.8%。

此輪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的背後是銀行信貸對基建投資的扶持。 2022年基建類中長期貸款新增5.93兆元,佔全部新增中長期貸款的27.3%。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0.6兆元,同比增加2. 27兆元。而同期基建類貸款佔全部新增中長期貸款的27.4%,貸款餘額同比成長15.2%。

但與此同時,伴隨著基建類投資的成長卻是國企和民間投資增速之間的巨大反差。圖一顯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企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就一直穩定在8%之上(今年第一季度甚至達到10%),而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則一路下滑,從2022年初的12%,到今年上半年的-0.2%。

您已閱讀19%(592字),剩餘81%(25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