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和別處

在克里特島進入一場久遠夢境

張璐詩:克里特島的古文明像是一面懸在歐洲與非洲之間的巨鏡。此地的迷人之處,也來自於那些亦幻亦真的傳說和景觀。

黃昏時,從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口搭上往克里特島伊拉克利翁港口的渡輪。在船上重新翻看生於克里特島的作家卡贊扎基斯的名著《希臘人佐巴》,由該書改編的同名電影中,希臘作曲家提奧多拉基斯寫的主題曲《佐巴之舞》至今響遍雅典與各海島的大街小巷,上了船夜航於大海之時,弦猶在耳。如今仔細讀這本小說,故事竟然是從主角在雅典等船搭去克里特島開始。

第二天清晨,在日出前,舷窗外逐漸出現了克里特島首府伊拉克利翁港口的科勒斯防波堤堡壘。上岸後太陽逐漸升起,抬頭一看,港口上方有一整面牆畫,描繪的是希臘神話當中,伊卡洛斯與父親、米諾斯迷宮的設計者代達羅斯一起,戴著臘做的翅膀在飛行時,伊卡洛斯飛得離太陽太近,翅膀漸被融化,畫中的他正朝大海一頭栽下去。

如此邂逅從小讀得著迷的希臘神話,算得上是個驚喜。不過下船隻覺得飢腸轆轆,伊拉克利翁城裏的克諾索斯王宮、囚禁半人半牛怪物米諾陶的迷宮都得先等等。趕緊搭上了計程車,往海島東岸漁村伊羅達(Elounda)的住處駛去。

您已閱讀11%(416字),剩餘89%(32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