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貿易和投資政策中對安全和去風險的強調上,歐盟正在向美國看齊。6月20日,歐委會公佈了經濟安全戰略。該討論檔案稱,疫情、俄烏戰爭、敵對經濟行動、網路和基礎設施攻擊、外國干涉和虛假資訊與加劇的地緣衝突暴露了我們社會、經濟和企業中的風險和脆弱性。檔案指出,歐盟不是唯一一個應對經濟安全面臨的挑戰的地區,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走進了這股趨勢當中。
趨勢
說到趨勢,中國問題研究機構Merics的一篇研究曾對歐盟、美國、日本、中國等國的經濟安全政策變化進行了對比。研究稱,傳統的經濟安全政策是防禦性的,處理的是能威脅到國家安全的貿易和投資,比如武器出口。而目前的發展態勢爲轉向進攻性的政策,且結合了經濟安全和韌性,不僅不讓自己暴露在安全風險之下,也確保其經濟能夠抵禦衝擊和第三國的武器化。在2017年到2022年期間,一些國家強化了防禦性和進攻性的經濟安全政策。自2017年以來的防禦性政策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審查、出口管制、網路安全和數據保護,而進攻性政策包括制裁和供應鏈韌性。後期的經濟安全政策爭論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強韌性上。2023年的發展趨勢包括進一步加強供應鏈韌性、如何防止和應對經濟脅迫、對外投資審查、經濟安全計劃的制度化。
您已閱讀20%(513字),剩餘80%(20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