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哈莉•比利版《小美人魚》:安徒生精神的合理展現

劉波:新版《小美人魚》相當於動畫版分出的新靈魂,以哈莉•比利爲象徵的這個新靈魂展示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開明,原來的那個靈魂亦永生不滅。

近期由美國歌手、演員哈莉•比利(Halle Bailey)主演的電影《小美人魚》在全球上映後,收穫不錯的票房成績。根據票房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的數據,目前該片全球總票房爲4.25億美元,在2023年已上映的電影中排第五位,並有望在全年排名中保持在前十的位置。該片製作成本據透露爲2.5億美元,通常的經驗是此類規模電影的票房需達到製作成本的兩倍,方能實現收支平衡。如果該片最終全球票房達到5億美元左右,即可粗略估計實現了收支平衡。而所謂該片票房失敗甚至崩潰的說法,是言過其實的。

該片在中國票房慘淡(韓日兩國亦不理想),遠低於同類型迪士尼電影的在華成績,這也引起了網路上關於種族歧視的爭議。有網民表示並不是歧視主演的膚色,而是不滿意其外貌,或者認爲其外貌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標準。然而不論雙方如何爭論,網民對於該片的很多諷刺和負面評價的確是針對主演的膚色和族裔身份,如「黑魚」、「海洋汙染」、「清道夫」等。雖說看不看電影是觀衆的自由,但媒體就種族歧視提出警示並無不妥。值得注意的是迪士尼官方並沒有因該片在華票房不佳而指責種族歧視,主要是國際媒體提到了這件事,並認爲背後有種族歧視因素。這並不是對中國觀衆的指責,而是一種客觀的報導,報導的內容是中國網路上客觀存在的種族歧視語言和風潮。從新聞報導的原則來說,這一做法並無不妥。

自從該片選定比利爲女主角以來,中國網路上就出現了一股風潮,即把該片「異常化」,彷彿該片的主演選角非常荒謬,於是似乎人們對該片的觀看和評價都需要圍繞著這個主題推進。但正常的觀衆完全不必受這種認識框架限制。如果一位觀衆對膚色問題不敏感,那麼他完全可以將這部影片當作一部正常的好萊塢經典動畫真人版來對待,體會觀影的樂趣,以及新版帶來的美國文化潮流體驗,比如海鷗Scuttle(由奧卡菲娜配音)的說唱表演被納入影片。需要反對的是把膚色或主演人選視爲這部影片的核心問題。事實上比利膚色帶來的所謂「爭議」,在對膚色不敏感的人士看來根本就不構成爭議。比如筆者就在YouTube上看到有影評博主認爲比利在該片中的表現要勝過艾瑪•沃特森在《美女與野獸》中的表現。這裏人們關注的就是演技問題,而不認爲膚色或相貌會影響觀影體驗。

您已閱讀36%(920字),剩餘64%(16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