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歐關係

《全球對話》第九期:專訪前聯合國副祕書長索爾海姆

宋欣、周掌櫃:在中西關係日趨緊張的當下,中歐合作上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這需要雙方突破一切阻力坦誠而深入的交流,尋找雙方的「最大公約數」。

在中美乃至整個中西關係日趨緊張的當下,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合作上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雖然說這個空間在當下由於俄烏戰爭的爆發和持續被極大的壓縮了,但是從去年以來中國和歐盟以及歐洲多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也證明了中歐之間仍然存在互動的空間。

越是在這樣關鍵的節點,越是需要雙方突破一切阻力進行坦誠而深入的交流,尋找中歐乃至中西之間的「最大公約數「。聯合國前副祕書長索爾海姆作爲知華派先前在布魯塞爾接受過我們的專訪,此次在北京欣孚智庫的「Z會員」圓桌活動上再次與我們就全球變局、歐洲經濟、中歐創新合作、中國企業出海歐洲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宋欣:索爾海姆先生,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地緣政治的變化。過去幾年間,新冠疫情肆虐,俄烏衝突爆發。這些問題給全球以及各地區帶來了許多變化。你怎樣看待這種全球性的變化、全球秩序的轉變呢?你認爲這些相關變化將持續影響企業和經濟多長時間?

您已閱讀9%(378字),剩餘91%(39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