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國民黨2024大選熱門人選、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出:中華民國就像杯子,臺灣就是水,都是一個「共生體」。他將中華民國與臺灣稱作「共生體」未嘗不可,但將二者關係看作杯與水的關係則有些不倫不類。杯可以離開水而存在,生活中可見空杯,也可見盛牛奶等的杯子;水可以離開杯而存在,有池水、瓶裝水等。然而,中華民國與臺灣的關係,應比杯與水的關係更密切。杯子倒出水無損於其存在,但中華民國能「去除」臺灣而存在嗎?
先前侯友宜市長在被問及對「九二共識」的看法時,提出:「中華民國是我的國家,臺灣是我的厝。」這其實是將臺灣作爲地理名詞。以前李登輝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也是將臺灣作爲地理名詞。不過,按照侯友宜的「杯水論」,從水在杯中,似應得出「臺灣在中華民國」,而非「中華民國在臺灣」。侯友宜在中華民國與臺灣關係問題上應多加思考,看能否想出更恰當的譬喻。
將中華民國與臺灣視爲「共生體」並非不可接受,但杯子與水兩者不是「共生體」。從自然界中,其實可以找到更合適的「喻體」,用來比喻中華民國與臺灣的關係——尤其是寄居蟹。寄居蟹形狀介於蟹、蝦之間,多寄居於螺殼中。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提到了寄居蟹(「寄居蟲」):「寄居在螺殼間,非螺也。」臺灣當地就有多種寄居蟹。
您已閱讀28%(521字),剩餘72%(13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