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經濟是指純粹依靠內循環的經濟形態,一切都是自給自足的,搞的是內需市場。外需經濟是指依靠外循環的經濟形態,生產活動主要就是爲了出口,靠的是外部市場。內需經濟與外需經濟,雖然都是經濟形態,又都是生產活動,所以有人就可能說,幹什麼不是幹呀?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兩者還真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當然,最好是內需經濟與外需經濟都存在,同時都有兩種經濟形態,那是最正常、最健康的經濟模式。這意味著經濟體同時能夠展開兩個循環,拾遺補缺,缺什麼買什麼,多什麼賣什麼,正常而平衡的經濟體,通常就是這樣共存的雙循環經濟模式。
問題是如果出現非均衡、應急的可能情景,那時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各地的政策應該怎麼做呢?這就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要討論了,這裏僅僅抓其中的幾個重點,引導性的做一個討論,僅僅是爲了推開一扇政策之窗。
首先,大家必須瞭解的是,內需經濟是極端的經濟形態,不是均衡,不能按部就班地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個時候,主流經濟學思維就要靠邊站了,那裏面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經驗、模型、理論、概念和權威人物,基本都要靠邊站了。經濟學常識雖然還在,但這個時候更需要的是一種供需平衡框架下的思維方式,需要的是一套新打法。所以這種情況下,新的人物,新的提法,反而有更多的機會應運而生了。
您已閱讀23%(528字),剩餘77%(18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