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hatGPT

ChatGPT能「偷走」多少公關行銷傳播行業的崗位?

趙瑩:ChatGPT未必會引起行業大洗牌,但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媒體和公關傳播行業新人們的第一份工作,是否市場會變得越來越狹小。

作爲美國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創業家,OpenAI的掌門人Sam Altman有一個抒發個人感想和心靈雞湯的部落格。前陣子,這位青年新貴在自己38歲生日當天寫了一篇個人經驗分享,有意思的地方是這位創造了ChatGPT而火遍全球的企業家,寫了這麼一條人生經驗:多和人交流,多閱讀長篇內容,少發推特,少看電視,少花時間上網。

之前有很多媒體公關行銷行業的同行們問我關於ChatGPT是否會引起未來的行業大洗牌,我的看法沒有那麼悲觀,其實關於AI人工智慧在媒體公關行業的應用,在ChatGPT沒有出來之前就已經有各種嘗試了。可是我們看到彭博或者FT的機器翻譯稿,不管是英翻中亦或中翻英,還是會經常吐槽其質量堪憂,更不要說達到「信達雅」的地步了。無論是媒體還是公關行銷工作,說的清楚寫的明白都是基本功,基本文稿的寫作、翻譯和編輯工作,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確實會有被全面取代的可能,但是如果這種重複性工作被取代後,人們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創作更多優美流利且思辨嚴謹的文章,那豈不是科技促進行業發展的大好事麼?另外,企業公關行銷傳播做到高層,其實是在做戰略和策略,必須有深刻的行業和商業敏銳度,危機公關則更多的是測試多年經驗積累起來的策略思考、高層關係協調和快速反應執行能力,這種類型的工作,機器是沒法取代,因爲沒有「心」,只有「芯」,是打不好複雜多變的危機之仗的。

爲了專門測試下熱點事件的ChatGPT公關傳播能力,我做了一次ChatGPT測試,也用Notion AI做了現有素材蒐集和備案對比。案例選擇了在矽谷銀行暴雷以後,頻頻被推上熱點新聞頭條的First Republic Bank(以下簡稱FRC),該銀行在今日收市以後發佈了第一季度業績。

您已閱讀19%(713字),剩餘81%(29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傲慢與偏見

趙瑩,前復星國際駐紐約企業傳播執行總經理,博雅公關中美市場團隊負責人。在紐約工作十餘載,一直在企業和品牌傳播領域做中美相關的跨文化傳播工作,經歷過中概股大戰空頭的危機處理,也體會過歐美跨國企業亞洲市場戰略的轉型和落地傳播。《傲慢與偏見》是年少時勾起我內心布爾什維克主義情結的啓蒙小說,也是我一直覺得在中美傳播領域想要打破的阻礙。很多時候,是西方世界的傲慢和我們內心的偏見,束縛了我們看世界的眼光和格局,因此想借此專欄把親歷過的案例做點滴分析,以期待我們可以一起打破桎梏,成爲東方和西方遇見中,良好溝通的傳播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