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視野
法國重啓「核時代」難在哪裏?

法國大力推進歐洲數十年來最具雄心的核能建設項目,但這個歐洲最大的原子能國家是否仍然具備開展這些項目的工業能力和人才?

加埃唐•若弗雷(Gaetan Geoffray)當過10年的泥水匠和油漆工,後來在一家生產吊車的公司學鉗工。阿諾•迪皮伊(Arnaud Dupuy)做過警察。工廠裏還有一名同事以前是麪包師。他們的工廠位於孛艮地(Burgundy)偏遠鄉村地區。

這家工廠是法馬通(Framatome)的,後者是國家控股的公用事業公司法國電力集團(EDF)的子公司。三人都希望能成爲合格的「核級焊工」,這是法國目前最緊俏的職業之一。如果一切順利,有一天他們將能夠走上生產全工廠最精細的不鏽鋼部件的崗位,該廠生產極其重要的長24米的用於保護原子反應堆核心的外殼。

就眼前來說,他們要實現這個目標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時間。在這個領域,成品若是存在瑕疵可能導致項目拖延數月之久,並且造成數百萬乃至數十億歐元的損失,因此要求極其嚴苛。

您已閱讀7%(350字),剩餘93%(47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