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元

貨幣互換與美元國際地位

陳胤默:美聯準貨幣互換是危機期間美國捍衛美元國際地位的重要工具。短期內,人民幣想要撼動美元霸權地位並非易事。美元貨幣互換有何啓發?

2023年,受美聯準持續加息影響,歐美銀行業危機愈演愈烈。美國矽谷銀行破產、瑞士信貸併購等事件,加劇了有關各方對全球金融穩定的擔憂。爲了避免危機蔓延,各國央行紛紛加大救市力度。

在各類救市政策中,美聯準貨幣互換安排尤爲值得關注。2023年3月19日,美聯準、歐洲央行和瑞士央行等六家央行發表聲明稱:「爲了增強美元互換安排在提供流動性方面的有效性,目前提供美元互換操作的央行同意將7天期互換操作的頻率從每週增加到每天。該操作從3月20日開始,並將至少持續到4月底。」 美聯準官網顯示,2023年3月20日至4月5日,美聯準爲歐央行和瑞士央行提供了12筆,累計約16.62 億美元的流動性支持。其中,爲歐央行和瑞士央行分別提供14.55億美元和2.07億美元的流動性支持。

美聯準官方將貨幣互換定義爲,由於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海外美元融資市場的緊張可能會擾亂美國的金融狀況。爲了應對全球短期美元融資市場的嚴重壓力,美聯準根據《美聯準法案》第14節的授權,與外國中央銀行建立臨時中央銀行流動性互換額度(也稱爲貨幣互換)。其後,外國央行可以利用這些額度向其轄區內的機構提供美元流動性。在掉期交易中,美聯準只與外國央行交易,在該交易的結構下,美聯準不承擔任何外匯風險。

您已閱讀21%(535字),剩餘79%(20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