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阿里巴巴

阿里組織架構調整的治理邏輯

鄭志剛:阿里此次組織構架調整在規範企業集團公司治理方面邁出堅實和重要的一步,相信爲保障阿里未來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好的公司治理制度基礎。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發佈全員信《唯有自我變革,才能開創未來》,啓動新一輪公司治理變革。根據全員信提及的方案,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將設立阿里雲智慧、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將分別成立董事會,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阿里巴巴集團則將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

在接受媒體採訪中,我講了這樣一段話:阿里此次組織構架的調整在規範企業集團公司治理方面邁出了堅實和重要的一步,相信爲保障阿里未來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好的公司治理制度基礎。對於各個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首先完成了從指哪兒打哪兒的「將」到統兵一方運籌帷幄的「帥」的身份轉化。而新設立的董事會將成爲「帥」的「參謀本部」和「隨營監軍」,發揮戰略諮詢和代表股東監督的職能。新的業務集團可以根據市場的瞬息變化由更接近市場,資訊更加對稱的董事會靈活做出決策。另一方面,通過引入資本,分拆上市,各業務集團在更廣的範圍和更深的層次調動社會資本,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步入新一輪發展的快車道。對於阿里集團總部而言,未來可以將更多的精力聚焦於投資組合管理和發展戰略制定,而把更多的業務開發交給一線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這事實上是任何企業集團業務多元化發展到一定階段開啓新的發展模式的必由之路。

那麼,此次阿里組織架構調整蘊含著哪些公司治理的邏輯呢?

您已閱讀15%(598字),剩餘85%(34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公司治理新視野

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他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泰康資產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著有《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成爲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國企混改的理論、路徑和模式》等著作。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