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俄關系

中企對俄直接投資須十分謹慎

王英良:目前對俄羅斯的最佳經濟互動方式是貿易,而非中國企業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進入俄羅斯境內投資。

本月,普丁在克里姆林宮告訴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莫斯科準備幫助中國企業取代因烏克蘭戰爭衝突而離開俄羅斯的西方公司。普丁在對習近平的講話中稱,「我相信,我們的多方面合作將繼續發展,造福於我們兩國人民。」他還說,俄羅斯是中國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戰略供應商」。中俄目前除了戰略協作共同應對美國挑戰外,另一個明顯的進展是中俄貿易對接勢頭迅猛。

據路透社早前報導,普丁告訴習近平,俄羅斯希望中國企業取代西方公司。在習近平對莫斯科進行國事訪問的第二天,普丁還表示,兩國領導人討論了擬議中的西伯利亞電力 2 號管道,該管道將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中國。現實看,中國目前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在戰爭時期,中俄貿易突破了千億美元,這種體量使俄羅斯獲得了巨量的美元外匯,在客觀上支撐了戰爭進行。中國與俄羅斯的整體貿易額在 2022 年達到了創紀錄的 1900 億美元,同比成長了 30%。俄羅斯從中國進口成長13%,達到760億美元,對中國的出口成長43%,達到1140億美元,處於順差地位。隨著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在2022年暴跌,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成爲俄羅斯在全球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而中國是唯一不對俄羅斯實施明確制裁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據塔斯社報導,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在今年2月4日發佈公告稱,今年1月,俄中邊境最大口岸的貨物過境運輸量創下歷史紀錄。根據公告,1月份經「外貝加爾斯克-滿洲里」鐵路口岸運入俄境內的貨物約15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82.9%。「外貝加爾斯克-滿洲里」口岸是俄中陸地邊境線上最大的物流中心和運輸走廊。2022年經該口岸過境的貨物運輸量超過1500萬噸。中俄邊境線最長的省黑龍江在進出口貿易和邊境旅遊、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和派出人數連續實現了成長。

您已閱讀25%(734字),剩餘75%(22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