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矽谷

如何防止矽谷銀行倒閉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趙瑩:矽谷銀行的突然倒閉給商界帶來的衝擊波是否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成爲壓倒銀行股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儘管從美國總統到美聯準和FDIC和美國財政部都表示在接管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和Signature Bank之後,都努力安撫投資者,稱華盛頓監管機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儲戶,但全球投資人仍無情地拋售了美國各大銀行股票,甚至引發了對高盛、摩根大通等2008年金融危機時亦「大而不倒」的銀行股的股價大跌。而矽谷銀行與中國創投基金和科技創業公司的各種聯繫也在各大社交傳媒上被挖掘出來,因此導致了對科技大佬們的公司和個人存款財富的諸多質疑。

上週末矽谷銀行的突然倒閉給商界帶來的衝擊波是否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成爲壓倒銀行股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還不得而知。但其引發的對地區性銀行流動性的新質疑顯而易見,在這種環境下,美國各大地區銀行的傳播策略主管和銀行領導者們都應在未來幾天內,快速策劃和實施最佳的危機管理實踐方案。而與之相輔相成的是中國消費者科技和醫療科技公司的快速闢謠公關戰。

在這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當口,我們要遵循一些危機公關的基本原則:過度溝通好過緘默不語,立即制定計劃好過心存僥倖,直接否認負面猜測好過顧左右而言他。

您已閱讀34%(474字),剩餘66%(9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傲慢與偏見

趙瑩,前復星國際駐紐約企業傳播執行總經理,博雅公關中美市場團隊負責人。在紐約工作十餘載,一直在企業和品牌傳播領域做中美相關的跨文化傳播工作,經歷過中概股大戰空頭的危機處理,也體會過歐美跨國企業亞洲市場戰略的轉型和落地傳播。《傲慢與偏見》是年少時勾起我內心布爾什維克主義情結的啓蒙小說,也是我一直覺得在中美傳播領域想要打破的阻礙。很多時候,是西方世界的傲慢和我們內心的偏見,束縛了我們看世界的眼光和格局,因此想借此專欄把親歷過的案例做點滴分析,以期待我們可以一起打破桎梏,成爲東方和西方遇見中,良好溝通的傳播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