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展望

美中關係走上一條兇險的道路

盧斯:現在不確定的不再是美中會不會脫鉤,而是會脫鉤到什麼程度。這個問題的很大一部分答案將在2023年變得清晰。

德國國內情報機構負責人托馬斯•哈爾登旺(Thomas Haldenwang)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俄羅斯是暴風雨,」他在2022年底告訴德國議員們,「中國是氣候變化。」

也是在去年,美國政府頭一次表現得似乎真的相信中俄之間的這種區別。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俄羅斯身上,但他在2022年採取的最重大舉措是針對中國的。現在不確定的不再是美中會不會脫鉤,而是會脫鉤到什麼程度。這個問題的很大一部分答案將在2023年變得清晰。

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的「特別軍事行動」爲拜登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案例,可以用來研究相互依存關係被武器化的危險。在幾乎完全停掉本國的核能產業後,德國依賴於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這使得普丁的戰爭意圖完全不受約束。德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久後出現的所謂「時代轉折」(Zeitenwende),宣告其幾十年來奉行的策略——深厚的經貿關係將緩和俄羅斯對周邊國家的敵意——走到了盡頭。拜登正試圖將這一教訓運用在西方對中國的供應鏈依賴上,這種依賴比德國對俄羅斯油氣的依賴還要大得多。

您已閱讀27%(486字),剩餘73%(13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