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節日季進入了高峯,爲了準備形形色色、層出不窮的「神祕聖誕老人」、「白象禮物交換」之類的活動,我幾乎每隔一兩天就要去一趟購物中心血拼,也每每被美國朋友們的購物熱情震撼到。
購物廣場裏到處洋溢著聖誕的甜膩味道,滿街大包小包購物慾膨脹的型男靚女,從第五大道重新復甦修整一新的聖誕櫥窗,到購物中心裏排隊等待和聖誕老人拍攝一年一度全家福的幸福家人,多年來爲節約時間網購爲主的我,也不自覺地被這種氣氛感染。這種爲親朋好友準備禮物的滿心歡喜和快樂讓人頗爲感動。
對於美國人來說,購物既是一種流行的消遣方式,也是一種經過演變而呈現出的典型資本主義商業社會形態。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對消費品的欣賞、垂涎、追求和積累曾招致各種文化人的諷刺,但也正是現代零售業給普通而狂熱的美國人帶來了社交場所的平等和自由。1846年當斯圖爾特開設了曼哈頓第一家多層百貨商店時,他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讓任何人自由瀏覽且對每位顧客收取相同商品價格的百貨公司,改變了紐約地區的社會平等。這些在現在看起來理所當然的商場行爲,在當時卻破天荒地創造了一個人人平等的購物社交場所。
您已閱讀28%(465字),剩餘72%(12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