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報告

鷹鴿迷離:美聯準的理智與情感

陳稻田:物價在上漲,說明需求和供給是不匹配的,加息可抑制需求,降低通膨壓力。聯儲可以影響銀行間利率,但影響企業家庭決策的是中長期利率。

美國經濟的就業之謎

進入2022年,美國GDP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環比負成長,進入技術性衰退, 3季度的GDP數據有所反彈,但是觀察家們普遍認爲反彈持續性不強。 早在7月的議息會議紀要就顯示與會者都同意需求在明顯放緩:地產和企業資本開支的放緩,家庭支出也在放緩。但是,與會者又都同意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對通膨形成持續的壓力,這成了美聯準最擔心和最不確定的因素。 美聯準主席鮑爾多次表態,勞動力市場的走軟是緊縮政策是否見效的重要考量。

經濟成長疲弱,但是就業卻在成長,9月份新增了高達31萬個就業,10月份略有降低也達到了26萬,失業率處在40年來的低位,成長和就業的強烈反差,這確實成了一個迷。從美聯準會議紀要看得出與會者也爲此感到困擾。 本文作者在早幾個月的時候有一個猜測,可能在高通膨期間,由於企業收入和整體物價在上漲,而工資增速相對較低,這導致勞動力要素成本相對降低,因此僱傭需求上升。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高通膨對企業的決策產生了困擾,儘管實際產出沒有增加,但是收入卻是快速上升的,收入的上升誤導了企業(說到底企業最終是看名義貨幣收入和利潤,他們本身並不關心實際產出),可能促使他們增加僱傭。 我最近閱

您已閱讀13%(508字),剩餘87%(33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