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各家鮮花電商平臺終於將桂花下架了。今年上海的桂花開得晚,一直到10月中才陸續聞得到那種甜膩的香氣,也就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一場秋雨就將碎金打落滿地,一年的花事就此結束。可電商平臺上,這桂花季倒是延續了一個多月,從中秋前就開始上市,桂花、玉兔、月餅,把傳說中的中秋氛圍感拉得足足的。
桂花,這種江南小區裏隨處可見的花材,之前很少在鮮切花平臺上見到。傳統的花鳥市場裏也多是桂花樹幼苗,有院子的人家買了栽種。我一位陶瓷藝術家朋友,想當年安家在愚園路老洋房的時候,她外公就拎著一株桂花樹苗給她賀喬遷之喜。十幾年過去了,每年秋天院子裏都會桂花盛開,散落一地的浪漫。前兩年她一家搬去牛津,每到秋天都會想念滿園的桂花香,以及桂花季裏的大閘蟹和雞頭米。
桂花季裏風雅的插花大多都有些不太風雅的舉動,如果不能自給自足的,那基本就要靠月黑風高時候去小區裏折枝採摘。桂花,雖然頂著花名,但它一直不屬於傳統的鮮切花品種。常見的鮮花品種是玫瑰、百合、康乃馨,再到高價位的鬱金香,大多是顏色鮮豔,寓意好的品種,尤其適合包裝成禮品花束。每一種花材都會對應一定的禮品場景,比如玫瑰、百合自然和愛情強關聯,康乃馨和母親、長輩聯繫在一起。因爲主花材固定,所以和她們搭配的輔助花材也就是常見的那麼集中,滿天星、黃鶯,它們百搭花期又長,適合花店大批次進貨,控制成本。
您已閱讀23%(564字),剩餘77%(18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