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星球

植物奔波不停

爲了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植物也和人類一樣需要「四方奔走」。理解植物的運動,可能會令我們的世界觀發生改變。

2020年4月的一個下午,我從棚子裏拿出一根舊竹竿,把它切成了115釐米的長度。立在地上,它的長度大概是到我胸部高度的一半。我把它擱在花園中的一小片灌木叢生的土地上,花園位於希臘的埃吉納島(Aegina)上。竹竿的一端挨着一株看上去很強韌的蒲公英,另一端朝著北方。隨後我用泥鏟把蒲公英挖了出來,再把它重新種進竹竿另一端的土裏。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小步的距離,但對蒲公英而言卻是一次不小的躍進。

這115釐米所對應的是一個特定的尺寸。這就是當前氣候變化的平均速度—表示全球變暖的效應在地球表面的推進到底有多快——因而這也代表了我們需要隨之移動、讓周遭條件得以保持不變的速度。它還暗示著一個方向:不同形式的生命賴以生存和繁衍的棲息地正在向高處移動,向兩極移動。

不同地區的速度差異,是由土地和地球的形貌決定的:在被洪水淹沒的草原、紅樹林沼澤和沙漠中,氣候變化推進得最快;在山地高原和北方森林中則行進得比較慢。所造成的影響也不是平均的:如果你生活在沙漠地帶,可能尚有很大的移動空間,在遇到阻礙前還有很長的路可走。但若是你已經行進到了一座山的半山腰,你可能很快就無處可去了。

您已閱讀12%(480字),剩餘88%(35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