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德兩國貿易關係的緊密程度一直呈上升趨勢,中國在德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也在增加。據聯邦統計局這個月公佈的最終數據,連續六年以來,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而德國則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2021年,兩國之間的貿易總額達2465億歐元,中國爲德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國,也是德國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國,德國對華貿易逆差爲394億歐元。
在進出口貿易方面,引發德國警惕的不僅僅在於德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局面,還有中國在國際貿易、全球供應鏈、和德國貿易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德國經濟研究所ifo從斷供所引發的風險、供應來源的多樣化程度和是否能找到替代品三個方面,對德國在進口貿易商品上是否存在嚴重依賴性進行分析後指出,在工業產品中,有嚴重依賴性的進口產品約75%來自其他歐盟成員國,7%來自美國,3%來自中國。來自中國的這些工業產品進口中,佔首位的是化工產品。
比起一般的工業產品來,更讓德國警惕的是原材料。2020年,歐盟委員會曾列出了一個在三大戰略性領域九種關鍵技術中的供應風險清單,其中包括燃料電池、數字技術、光伏技術等。ifo指出,德國和歐盟在一些原材料上都依賴來自中國的供應,比如稀土元素。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給歐洲帶來的一系列後果,讓德國和歐盟在原材料依賴問題上更加焦慮。
您已閱讀26%(539字),剩餘74%(15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