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美關係

季辛吉:中美對抗如果持續,情況有可能失控

馮鬱青:季辛吉強調,美國和中國幾乎註定要共存,如果陷入不斷對抗,將會產生實際後果。他敦促拜登政府扭轉自川普以來對中國的政策。

在中美關係日趨緊張,跌至40年低谷之際,曾經以乒乓外交開啓中美建交的美中關係委員會還是對兩國關係有所期待。

在昨日紐約的年度會議上,將盡百歲的季辛吉首先就強調了中美兩國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 在通過影片進行的演講中,季辛吉說:「 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但這些文化背景使得雙方在處理問題時並不總是能夠相容。」

他強調,美國和中國幾乎註定要共存。兩國領導者的一項基本義務就是將這項挑戰作爲他們的基本測試之一。 中美關係如果陷入不斷的對抗,將會產生實際後果,如果對抗持續,情況將有可能失控。他敦促拜登政府扭轉自川普以來對中國的政策。

您已閱讀20%(264字),剩餘80%(10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青聽華爾街

馮鬱青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國際關係碩士。曾任第一財經紐約評論員, 報導2008年金融危機和四屆美國大選。曾五次專訪巴菲特,並專訪葛林斯潘,柯林頓總統,比爾·蓋茲等多位重要新聞人物。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紐約主流智庫舉辦和主持年度金融論壇,和美國政界及華爾街大佬討論美國經濟發展及中美關係的熱點話題。2018年當民粹主義和反川普浪潮在全球範圍內激烈碰撞之際,馮鬱青和世界頂級略家和經濟學家展開深度對話,製作六集紀錄片《世界推動者》,探尋二戰之後世界秩序的變化。她現爲華美協進社項目主管。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