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儒家

儒商精神及其意義

王建寶:儒家明分工、通有無、反壟斷、倡自由、求平等、辨公私、圓福德的「哲學」思想和「宗教」實踐正爲全球商業社會提供豐富的精神資源。

一、儒商溯源

3800多年前,有一個以王亥爲酋長的共同體駕著發明的牛車行走在山東、河南之間,交易貨物,互通有無,他們建立的國家叫「商」,他們其中的一個都城叫商丘,他們的後代被稱作商人。

2500多年前,孔門十哲之一的子貢被孔子讚許爲「瑚璉之器」,「億則屢中」,生意興隆,富可敵國,既爲孔子解決了周遊列國的「高鐵票」和「便當」,也爲弘揚孔門思想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作爲一代儒商典範,端木子貢名垂青史。

您已閱讀6%(198字),剩餘94%(28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