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樓市又放鬆:奈何將如何

古堯:新政策措施表明,當前樓市不僅是放鬆,而且更是激勵。即使新一輪樓市激勵擴展,也難改變行業發展低迷和經濟刺激作用不再局面。

幾乎在一片全民的聲討聲中,樓市又悄然開啓了新一輪的放鬆和激勵政策。房地產果真如坊間所言爲經濟發展之「夜壺」,關鍵時刻都要拿出來用?還是穩經濟技窮、無奈只能重啓樓市激勵?從經濟和金融形勢看,風險防控或爲樓市放鬆主因;從產業週期的角度,房地產行業已過頂點,進入減速發展期;即使新一輪樓市激勵擴展,也難改變行業發展低迷和經濟刺激作用不再局面。

樓市放鬆不改泡沫認識

在中國樓市,房子不僅是投資品,而且是一種財富儲存形式,甚至成爲了鑽石式的典藏品。當住房被賦予了財富儲存形式後,住房就完全脫離了基本面;成爲鑽石式「典藏品」後,房地產就成爲了一種「信仰」載體,一種財富等價物。筆者曾在本網撰文中指出:被典藏的閒置住房越多,市場上的住房供應越顯得不足,房價的單向走勢越表現得要長到天上去的樹,住房越成爲居民最終財富保有形式,住房的收藏屬性就越被強化。當對樓市的調控需要以非市場化的行政手段來進行時,這一事實就已清楚表明調控部門認爲樓市已處高度泡沫化狀態。「限購、限貸、限賣、限價」是對消費者和經營者行爲自由、選擇自由的直接剝奪,顯然只有在市場化調控手段無效和市場泡沫程度比較嚴重情況下,纔會不得已轉向行政限制。

您已閱讀24%(497字),剩餘76%(15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