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外貿的成長到頭了嗎?

李瀚明:中國四季度出口面臨複雜局面,出口商需等待其海外貿易伙伴們將庫存商品賣掉,然後它們才能回籠資金併發出新訂單。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不少出口商都感到了陣陣寒意。這種凜冽的寒風直接體現在運輸費用上:無論是代表中國集裝箱海運運費的上海航運交易所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還是代表世界乾散貨海運運費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從2021年9月份至今的一年多以來都是一瀉千里(前者從3500點跌到2300點、後者從5000點跌到1900點)。

今年八月份新鮮出爐的海關數據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問題。根據海關統計,2022年8月中國內地對世界出口了價值3149億美元的商品,同比增加7%、環比減少5%。同比7%的漲幅是從2020年7月份中國從武漢疫情完全恢復以來第三差的漲幅數字:除了2022年4月份錄得4%(時值上海疫情期間長三角供應鏈大亂)和2022年2月份錄得6%(時值香港和深圳疫情期間珠三角供應鏈大亂)以外,中國這兩年來每個月的同比漲幅都在兩位數。

您已閱讀13%(379字),剩餘87%(25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