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關係

如何避免新的跨大西洋貿易戰?

貝蒂:美國《通膨削減法案》中的歧視性措施引起歐盟擔憂,如果引發電動汽車補貼競賽,在政治上可能比空巴波音之爭更糟糕。

如果你懷念空巴(Airbus)和波音(Boeing)之間爭吵不休的光輝歲月——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展開長達17年的訴訟之後,這場跨大西洋飛機補貼之爭暫時休戰——那麼一場與綠色科技有關的爭端極有望填補這一空白。

喬•拜登(Joe Biden)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RA)從國會泥潭中走出,於8月成爲法律,這讓歐盟感到擔憂。它包含了公然的歧視性措施,爲美國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提供稅收抵免,前提是這些汽車必須在北美組裝。它還要求越來越多地從北美或與美國有優惠貿易協定的國家購買關鍵礦物和電池,並阻止從中國等高風險國家採購。

隨著補貼競賽的展開,這在政治上可能比空巴-波音大戰更糟糕,後者本質上是在一個成熟的行業中,兩家公司在本國生產的飛機之間的競爭。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措施可能會鼓勵歐洲和亞洲汽車公司在美國設廠,從而直接轉移就業崗位,而且這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先行者享有優勢的行業。

您已閱讀22%(389字),剩餘78%(13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