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比爾·蓋茲

比爾•蓋茲:我對未來依然樂觀

馮鬱青:蓋茲表示,在氣候和健康這兩個領域,任何進步都是雙贏的,開展工作的動機無關國家勝負,只是爲了提升全人類的健康水準。

世界其實比任何時候都更平,這是新冠疫情爆發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的宣稱。

這也許是有道理的,儘管席捲全球的疫情、俄烏戰爭、地緣政治的緊張和衝突使全球化退潮,供應鏈中斷。但這結果是所有人都在承受的。

中美正在緊鑼密鼓地脫鉤,烏克蘭的戰爭使俄羅斯和西方決裂。直接的後果是歐美的通貨膨脹加劇,食品供應出現危機,非洲的飢餓重新陷入危險邊緣。今年夏天,整個北半球的嚴重乾旱擾亂了供應鏈,然而全球氣候合作也在很多方面不了了之。

您已閱讀11%(229字),剩餘89%(19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青聽華爾街

馮鬱青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國際關係碩士。曾任第一財經紐約評論員, 報導2008年金融危機和四屆美國大選。曾五次專訪巴菲特,並專訪葛林斯潘,柯林頓總統,比爾·蓋茲等多位重要新聞人物。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紐約主流智庫舉辦和主持年度金融論壇,和美國政界及華爾街大佬討論美國經濟發展及中美關係的熱點話題。2018年當民粹主義和反川普浪潮在全球範圍內激烈碰撞之際,馮鬱青和世界頂級略家和經濟學家展開深度對話,製作六集紀錄片《世界推動者》,探尋二戰之後世界秩序的變化。她現爲華美協進社項目主管。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