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英國就業「奇蹟」背後的悲催現實

卡文迪什:英國失業率降至新低並不是因爲有更多人工作,而是因爲有更多人根本不找工作,主因是數十萬50多歲和60多歲的人患有長期疾病。

勞動人口都到哪去了?這越來越成爲一個謎。從表面上看,失業率仍在下降是個好訊息——英國失業率剛剛觸及48年來最低點。但這掩蓋了一個不那麼積極的事實:越來越多的人徹底退出勞動力市場。

先前,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領導的政府經常吹噓就業「奇蹟」,而對水管工、或者能在吧檯倒啤酒的少年來說,當下肯定是好時機。職位空缺的數量仍然與謀職的人一樣多,儘管隨著經濟開始波動,僱主已經縮減了一些招工規模。但壓力正在產生影響:機場行李堆積如山,而建築商和建築設計公司停止承接新業務。與我交談的一些高階主管幾乎是在企盼一場經濟衰退。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令人驚愕的最新數據顯示,儘管面對生活成本危機,英國人的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仍未恢復疫情前水準。在截至7月的三個月內,整體就業人數略有下降。

您已閱讀20%(342字),剩餘80%(13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