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

英國王室千年不滅的歷史緣由——我理解王室的三個階段

何越:我突然意識到,王室對國民的接見與冊封,是超越於政治之上的榮譽。多黨民主政治分裂社會,英國君主則團結社會。

一個女人,工作了70年,直至最後一息。她的國民,認同並愛戴她無私的奉獻與高度的責任感(因爲英國崇尚個人自由主義精神,只有王室一家肩負高度責任,無法像英國大眾那樣自由隨性地選擇人生),以十天的全國性追思,以及超級陣容國葬回贈給她。世上還有誰,能有這樣普世的影響與震撼力?

過去一週,英國電視新聞似乎已與世隔絕,除了女王國葬和新國王就任,天下無事。新聞螢幕裏除了王室,沒有別人,連這周烏克蘭開始奪回被俄羅斯佔領的國土,戰爭走向似乎開始出現逆轉的重大新聞,都沒有位置。女王辭世後,英國簡直一夜翻天,社會一下就和諧了——罷工自動暫停了,有些商店還自動關門,去哀悼了,媒體全都沒空罵政府了。英國驟然進入了中古世紀的王子公主年代——那些馬車、中古世紀禮服、各種前所未見的禮儀、國王爲女王守靈等等,眼花繚亂。我這才深深意識到:英國千年王室傳統之複雜、深厚以及強烈,遠超衆人想像。

我這樣在共產主義教育下長大的人,來到有千年宗教與王室傳統的英國社會,一直以爲可以置身事外。這一週,目睹新任首相、前任首相們以及議員們對新君查爾斯三世宣誓效忠,不要說英格蘭,連蘇格蘭的民衆都連夜排隊,只為不錯過這歷史一刻,送女王最後一程,我才知道「天佑國君」不是隨口的戲言,那深入骨髓的忠誠,大概與我曾經受到的愛國主義教育有一拼,都頑固地伴隨一生。

您已閱讀15%(554字),剩餘85%(30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