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與重塑

投資者如何應對銀行暫停貴金屬業務?

周茂華:近期爲何陸續有多家商業銀行收緊個人貴金屬業務?對市場和投資者又將產生何種影響?銀行是否會徹底退出該項業務?

今年以來,陸續多家銀行發佈個人賬戶貴金屬交易業務調整公告,具體包括:上調部分合約交易保證金比例,暫停代理個人貴金屬代理業務,暫停貴金屬相關業務新開賬戶申請或解除委託代理關係等,也就是陸續有多家銀行不同程度收緊個人賬戶貴金屬交易業務。

不過銀行收緊貴金屬交易也並不新鮮,近年來也出現過多家銀行通過暫停個人外匯買賣業務新增開戶,即部分銀行通過調整外匯業務規則和交易系統,上調產品風險級別,提升外匯業務交易門檻等,收緊個人外匯買賣業務,從具體內容看,收緊的主要是針對個人外匯衍生品業務,這部分業務帶槓桿。

近年來爲何銀行陸續收緊個人貴金屬、個人外匯交易業務,對市場又將產生何種影響?銀行是否徹底退出該項業務?

您已閱讀15%(299字),剩餘85%(17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