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Lex專欄:煤價怪象反映中國經濟放緩

今年以來,用於發電的動力煤價格激增,而用於鍊鋼的焦煤價格大跌,造成焦煤比動力煤便宜的少見情形,但這種情況不會持久。

儘管煤炭只有一種顏色,但不同用途需要不同品級的煤炭。今年以來,世界聚焦於對用於發電的動力煤需求激增,其背景是俄羅斯將其對歐洲的能源供應武器化,導致價格飆升。

與此同時,用於鍊鋼的冶金煤(即焦煤)價格暴跌。這導致了焦煤價格低於動力煤價格的少見情形。前者反映需求不足,後者反映供應不足。這種命運差別不會持久。

面對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的窘境,歐洲增加了對動力煤的需求,推動其歐洲價格在第二季度上漲逾40%。鋼鐵製造商情有獨鍾的硬焦煤不僅未能跟上這種漲價,其價格反而以近乎相同的百分比下跌。BMO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指出,本月兩者之間的差距已擴大至215美元/噸(使用澳洲基準價格)。這是至少10年來未見的現象。

您已閱讀46%(318字),剩餘54%(3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