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過後,網路總不乏考生家長在孩子人生規劃、學校選擇、專業方向等發展抉擇方面的求助資訊。對絕大多數中國家庭而言,高考無疑是孩子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若說其在國人眼中的重要性,恐怕不亞於投胎。2022年「年度國劇」《人世間》中,高考、過年、搬家似乎是平民家庭日常最重要的事情。而讓人們覺得劇中出自「光字片」的周家成爲「人生贏家」的,還只不是後面子女在仕途或者財富上的成功,而是周家兩代四人中,兩個考上北大、兩個考上清華。
這就意味著,高考不僅是「知識改變命運」,或者說階層躍遷那麼簡單,其本質上與科舉考試中舉一樣,是一種家族興衰的象徵,是一種長週期的決策。對於真正的高淨值人羣,還有家族財富傳承和規劃的意義。也正因爲如此,高考有了對普通慾望和世俗生活的「超越性」,成爲一個成功的「推遲滿足感」的制度設計與世代傳遞的競爭,從而具有極爲稀缺的、普通人也可以企及的「長期主義」特徵。「三代培養一個貴族」與「富不過三代」的箴言同時存在,其中深意值得細品。
然而,中國一流高校對考生的選拔極爲苛刻。以高考人數第一大省河南爲例,該省2022年考生爲115.8萬,文理科錄取難度均加大,211高校錄取不足3萬,錄取率不到3%。
您已閱讀14%(503字),剩餘86%(31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