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經濟人

安倍遇刺,反思平成時代困境

徐瑾:安倍現象與其遺產,其實折射了日本在後平成時代的困惑。整個世界都在走向「日本化」,安倍經濟學的實驗意義,對其他國家同樣具備參考價值。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遇刺身亡,迅速在全球各國引發輿論漣漪,人們不禁追問,這位在日本和平時代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到底給日本乃至世界留下了什麼遺產?

回答這個問題,幾乎也就是在回答日本從90年代以來的得與失。安倍的探索,代表著沉寂已久的日本在變動時代力求復興的方向之一,無論成敗評價如何,其影響力顯然不會隨著安倍的肉身而消亡。

一 、安倍經濟學打幾分

您已閱讀4%(182字),剩餘96%(38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