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接下來向何處去?

王丹:房地產市場變得疲軟,監管收緊導致網路經濟萎縮,儘管出口絕對值仍處歷史高位,但增速放緩。因此2022年復甦將比2020年困難的多。

關於中國經濟的討論常常集中在疫情還要持續多久,但這恰恰是政策制定者無法控制的事情。疫情防控始終是第一位的。在封控仍然是主要的清零手段時,沒有多少經濟政策可以發揮作用。一旦找到了有效的防疫手段,經濟將會大機率迴歸到之前的成長軌道。封城對產出造成了某些永久的損失、打擊了市場信心,但它沒有改變經濟基本面。但是疫情封控也讓我們看到,中國經濟可以承受相當大的下行壓力。

2022是2020的重演嗎?

2022年的上海和2020年的武漢確有相似之處:二者都封城兩個多月,都是製造業中心,都對國民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然而,復甦路徑將會截然不同。2020年有強勁的房地產市場和出口,帶來了非凡的工業擴張。股市也水漲船高。2022年則正相反:由於2021年的「三條紅線」,房地產市場變得疲軟;監管收緊導致網路經濟萎縮;儘管出口絕對值仍處歷史高位,但增速放緩。

您已閱讀16%(370字),剩餘84%(20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藍色時期

王丹,現任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區總監,負責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地緣風險等研究和相關預測。先前,她曾擔任恆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首席分析師。她從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領域爲產權、宏觀和計量經濟學,之後在中科院從事博士後研究,方向爲農業。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