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供應鏈

供應鏈複雜性的成本

福魯哈爾:供應鏈的中間人雖然讓資本主義運轉得更加順暢,但同時也以損害經濟和社會的方式扭曲了資本主義。

現代資本主義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有一個著名的觀點:公平市場需要買賣雙方有一致的道德框架。這並不奇怪,因爲他的想法源於18世紀的市場,當時的市場背景下,生產者和消費者很可能是鄰居。從那時起,技術、交通運輸和通訊的進步爲我們帶來了長足的發展,創造了複雜的全球供應鏈。這雖然降低了消費者價格,但也帶來了其自身的風險,從扭曲市場的壟斷力量到勞動力剝削和環境惡化。

這些供應鏈既存在於實體產品,也存在於全球資本,其成本之一是強大的企業中間商的崛起。例如,每年運輸逾2億噸的食物和其他貨物的嘉吉(Cargill)、不知多少家打包複雜證券的大型金融機構,以及像亞馬遜(Amazon)這樣的科技巨擘平臺和沃爾瑪(Walmart)一樣的大型零售商,甚至還包括在房屋買家和賣家之間斡旋的房地產經紀人。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凱瑟琳•賈奇(Kathryn Judge)在她的新書《指南:中間人經濟的崛起和溯源的力量》(Direct: the Rise of the Middleman economy and the Power of the Source)中指出,這些中間人讓資本主義運轉得更加順暢,但同時也以損害經濟和社會的方式扭曲了資本主義。她寫道,中間人讓我們有可能「購買在世界另一端生產的商品、打造多樣化的投資組合、在舒適的沙發上訂購雜貨」。但這種連接性的力量正在「削弱可問責性」,因爲它在買家和賣家之間製造了非常多的隔閡,以至於無法統計出便利性和低價的實際成本。

您已閱讀36%(650字),剩餘64%(11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