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全球經濟

從美國通膨看現代貨幣理論

陳稻田:一些觀察家認爲目前美國進入了類似上世紀70年代的「滯漲」,這是對現代貨幣理論實踐的一個挑戰。凱恩斯如果在世,會怎麼看MMT呢?

美國經濟最近兩年的劇烈波動,可能用過山車都不足以形容。2020年2季度的名義GDP下降幅度是32%(摺合年率),從單季度降幅來說這是可以和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相比的巨幅下降,相比之下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經濟下滑速度最快的四季度則「只有」-7.6%。

在2020年3月和4月的時候,很多經濟學家認爲第二次經濟大蕭條要來了,我相信當時沒有幾個人會想到一年半之後很多西方經濟體要爲高通膨、過熱的勞動力市場而煩惱。宏觀政策在短時間內把經濟從深度衰退拯救出來,而在一年之後政策制定者又面臨1982年以來最高的通膨,這個極富戲劇性的大轉折是歷史上幾乎沒有見過的。

一、現代貨幣理論:理論與實踐

您已閱讀6%(287字),剩餘94%(42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