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華麗與襤褸:時裝的「破舊」史

從巴黎世家最新推出的「破爛」版球鞋到上世紀80年代的「解構主義」設計,時裝界因「破舊」而引發的爭議和變革可謂目不暇接。

時尚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發佈了一款新運動鞋。這件事本身沒什麼不尋常的——運動鞋是巴黎世家的一大業務,在這個營收規模目前約爲23億美元的品牌中佔據著可觀的比重。然而就像如今的很多事情一樣,這一被冠名「Paris」系列的新鞋款,卻在網路上激起了衆怒。

引發怒火的並不是運動鞋的價格(從350美元到1290美元不等),也不是因爲稀缺性(選擇還算相對寬泛),反倒是因爲其中的一款限量版,被藝術家Léopold Duchemin呈現成了一副破舊、碎裂、汙漬斑斑、被胡亂塗寫的樣子,並且還被用在了鞋款的推廣宣傳照中。「(他)用了大量的刀子、剪子和打孔紙來營造質感,」巴黎世家的一位代表說。「在顏色方面,他使用了茶葉、木材填充劑、鞋油和地板上光劑。」其結果被稱作「完全破壞」(Full Destroyed),在「巴黎」系列中,有100雙限量版的鞋是被重度損壞的,其他的運動鞋則是被輕度磨損。

「我被徹底冒犯到了,」綠毯挑戰的創辦人、可持續發展的倡導者Livia Firth在Instagram上發了一張鞋子照片並寫道。「購買如此殘破的東西對我所見過的人們來說是非常失禮的,他們之所以會穿那樣的鞋子是因爲他們連基本的食物都買不起。」她接著問道:「另外,巴黎世家又是在想表達什麼呢?」她的評論反映出圍繞這些運動鞋的廣泛討論。「我可以在垃圾堆裏免費找到這些東西。」其中有一條寫道。「爭議。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激起討論」。巴黎世家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破舊的鞋子其實意在展現它們是要被穿一輩子的。

您已閱讀24%(642字),剩餘76%(20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