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演講

給演講者的建議

庫柏:會議作爲一種交流方式至關重要,但大部分人的演講技巧真的太差了,爲了提高演講質量,我想給未來的演講者提出一些建議。

10年前,在空前繁榮、西化的莫斯科參加會議時,我在英國和克格勃(KGB)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George Blake)位於城外的別墅採訪了他。那次本來只是爲了寫一篇報紙文章,但卻一發不可收拾,而我關於他的傳記也於去年出版。我最近寫的其他書也是在杜哈和伊斯坦堡的會議上遇到合適的人之後寫的。伊斯坦堡是另一個幾乎退出了國際思想交流的城市。

會議對這種交流至關重要,而且現在正在重新開始舉行。我最近參加了兩年以來的第一場會議(在那裏我沒有找到一本書的靈感,卻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些會議可以改變你的思維,甚至你的人生。但是,大部分人的演講技巧真的太差了,以至於我作爲一個成年人坐在會議大廳裏,就像一個13歲的孩子在物理課上無聊得頭昏腦脹。爲了提高演講質量,我想給未來的演講者提出以下建議:

要知道,觀衆在你開口說話之前就已經厭煩了。而且你還在和他們每個人膝蓋上的手機競爭。你的第一句廢話——「好吧,那麼,好的,呃,正如希拉(Sheila)所說,我要聊一下……」就是讓觀衆走神的信號,你的任務就是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您已閱讀30%(453字),剩餘70%(10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西蒙•庫柏

西蒙•庫柏(Simon Kuper)1994年加入英國《金融時報》,在1998年離開FT之前,他撰寫一個每日更新的貨幣專欄。2002年,他作爲體育專欄作家重新加入FT,一直至今。如今,他爲FT週末版雜誌撰寫一個話題廣泛的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