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每週時事分析:中國抗疫方式與其經濟前景密切相關

曹辛:以受到本輪疫情最重創的上海爲標誌,中國部分城市的外資企業開始逐步復工了,這成爲本週中外時局的亮點。

本週,以受到本輪疫情最重創的上海爲標誌,中國部分城市的外資企業開始逐步復工了,這成爲本週中外時局的亮點。因爲在中國採取以封控城市和社區爲主要抗疫手段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令中外擔憂;同時,上海疫情帶來的巨大負面輿情和次生災害,也使得中國社會難以爲繼。

本輪中國疫情最受爭議的,是封控城市和社區、使社會停擺的中國式抗疫模式。這是上海這個中國乃至國際經濟中心的不可承受之重,也是上海這個城市的人文傳統和民情所難以接受的。更重要的是,這個抗疫模式也在影響著當前外企在上海和中國其他地方的復工、以及在世界疫情大背景下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全面復工並不容易

您已閱讀11%(268字),剩餘89%(21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