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世界輿論聚焦的焦點之一,便是中國上海的疫情,它不僅涉及傳染病問題,更涉及世界經濟的供應鏈。其中,美國媒體還對此專門做了中國國內政治、特別是今年下半年中國黨的代表大會的分析。
上海的經濟是真正和全球相連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次上海疫情爆發之初,上海一位負責官員在回答記者問「上海爲什麼不封城?」時說的「上海不僅是上海人民的上海,也是全國人民的上海」的提法,符合客觀實際,因爲上海還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的上海」。而由於此次疫情大流行時,上海在中國中央政府要求的封城抗疫手段方面毫無準備,封城後便立即陷入被動之中。這不僅在當地引起民生和經濟方面的怨言,更對世界經濟供應鏈產生了直接的負面影響。根據筆者瞭解,至少歐盟、美國和日本這三大經濟板塊的製造業已經受到了上海封城的直接影響,處於供應鏈被切斷的狀態。而與此同時,上海的絕大多數感染者屬於無症狀感染和輕度感染。
上述基本態勢就決定了,中國政府不能在上海完全缺乏封城配套措施的背景下長時間封鎖上海,那樣的話世界經濟供應鏈也無法再堅持下去,因此上海的抗疫方式必將恢復正常,而上海抗疫的恢復正常,也必然對中國全境產生覆蓋和帶動作用,最終使得一切都恢復到相對正常狀態。
您已閱讀20%(502字),剩餘80%(19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