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術

洛杉磯:崛起藝術之都的新機遇

Luning Wang:無論是在商業畫廊發展、跨界合作還是挖掘新藏家羣體方面,洛杉磯都具備多重優勢,而且這裏的藝術市場尚未飽和。

洛杉磯這座長年陽光明媚的城市多年以來不斷地孕育和成就著創意產業人士的夢想,因此也被人們視爲「夢想之都」。歷史上許多被加州風光所吸引前來的藝術家在這裏所完成的創作成就成爲了後世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傳奇。

60年代移居到加州的藝術家大衛•霍克尼就曾在這裏創作了其藝術生涯中的一系列經典之作,也無一不流露著他對於這座城市的癡迷。1988年,霍克尼用畫筆爲曾在1929年舉辦首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好萊塢羅斯福飯店(Hollywood Roosevelt)裝點了泳池,成爲了酒店在「好萊塢」標籤外的另一大招牌。此外,洛杉磯也是當代藝術界寵兒Alex Israel的家鄉。近年來,許多圈外人士通過Israel和包括Rimowa行李箱、Louis Vuitton香水在內的高階跨界合作認識了這位以加州風景作爲主要創作內容的藝術家。而當我來到威尼斯海灘,欣賞日落時分天際邊緣交相融合的迷人色彩時,正會想起Alex Israel極具代表性的抽象簡便噴漆畫。

當然,陽光沙灘好風光和過往前輩們的成名往事並非是吸引一批又一批藝術家來到洛杉磯追夢的唯二理由。與節奏飛快、市場更成熟也更爲商業化的紐約相比,洛杉磯的人文環境使得這裏自然擁有輕鬆的氛圍,而相對低廉的房價和更寬敞的空間也爲藝術家們提供了施展拳腳、深入挖掘自身創意的沃土。衆所周知,凡是有藝術家聚集的地方,都會漸漸形成相應的、先於藝術博覽會的藝術生態——20年代的巴黎和50、60年代的紐約都是先例。說洛杉磯將會成爲下一個萬衆矚目的藝術之都是有證可循的——近些年來大量藝術家移居至此,而畫廊的集中湧現和大畫廊選擇在洛杉磯開設分空間這些舉動一次次地將LA這座藝術新城推到了國際聚光燈下。2019年起,老牌藝術博覽會弗里茲(Frieze)首次開設了洛杉磯站,更加帶動了藝術周的發生及周邊的其它藝術盛事。作爲一座漸漸興起的藝術之都,可以說洛杉磯尚未飽和的藝術市場蘊涵著許多尚待發現的新機遇。

您已閱讀16%(804字),剩餘84%(41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畢加索與單身女孩

畢加索是歷史上充滿著變化的炫彩時代的文化先鋒,也是文藝巨匠社交圈的重要人物。藝術家本人歷經爭議,卻演繹出時代精神,鑄就出經久不衰的品牌效益。時至今日,「畢加索」不僅代表著家喻戶曉、至高價值的藝術,它更是一個文化符號和打破藝術、人文與商業邊界的象徵。「畢加索」的傳奇正是呼應了時下文化領域的形態與產業趨勢。《畢加索與單身女孩》專欄以生活在國際都市的華人女性的個人視角, 觀察文化藝術領域的熱點事件、解析「破圈」的文化現象, 對話業內領軍人物。「單身」與婚戀狀態無關,而是代表多元文化中個體的存在。

作者王陸寧(Luning Wang)常駐倫敦,布里斯托大學政治學學士,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當代藝術碩士,現從事文化藝術項目諮詢與內容行銷。個人公衆號: 畢加索與單身女孩(ID:picassosinglegirl)小紅書/微網誌:Luning陸寧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