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公衆心目中,依偎在多瑙河畔的布達佩斯沒有世界級山水、購物街、博物館、音樂廳、大學、甚至歷史,確實是需要極深度才能游到的目的地。
殊不知,在150年前,它是奧匈帝國的雙首都之一,在近半個世紀的繁華中吸引了歐洲,特別是中東歐的大量人才,人口從1870年的40萬飛速成長到了1910年的110萬(2022年人口約130萬)。1896年歐洲大陸第一條地鐵在布達佩斯建成通車,同世界第一條地鐵線路倫敦蒸汽地鐵相比,這是一條更加先進的電氣化地鐵而且至今仍在運行。那時,布達佩斯街道寬闊、商店、公園、劇場密佈,儼然是一個巴黎、倫敦式的大都市。
正如筆者《單槓上的公主和莫扎特咖啡館的謀殺案》中提到的,維也納作爲奧匈帝國雙首都的另一城,那裏在同時期也經歷著城市建設、文化藝術、商業經濟的的空前繁榮。馬勒、佛洛依德、克林姆,鐵托、史達林、希特勒都曾浪跡於此,很多人正是從這裏走向個人的黃金時期。老大的奧匈帝國,在它即將沉沒之前,以短暫的「迴光返照」用哲人的智慧和妄人的砲火照亮了二十世紀的人類。鄉土的布達佩斯,似乎比都市的維也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1867年匈牙利解放猶太人法律的通過之後,猶太人也享受了歐洲歷史上相對最寬鬆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從布達佩斯的咖啡館、公園和圖書館,最終出走了一羣人,他們用濃墨重彩的人生爲歷史的發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這羣在布達佩斯建立三觀的年輕人,伴隨著布達佩斯的繁榮,享受著那段對猶太人的相對寬容的成長環境所帶來的機遇,確立了各自的專業成就,但是隨著新的歷史週期到來,他們最終離鄉背土,在他國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