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

基輔華人一家逃難紀實

何越:經倫敦朋友幫忙牽線,我聯繫上了從基輔向南逃難,現一家五口暫時在布達佩斯安頓下來的一位華人。他敘述了他們一家的逃難經歷。

21世紀,世界尚無中央政府,聯合國還屬於擺設,道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仍然是武器(尤其是核武器)與財政實力。故此,對於眼下的俄烏戰爭來說,即使在聯合國決議中有141國要求俄羅斯立即從烏克蘭撤軍 ,但道義的呼聲仍然弱小,戰爭仍在繼續。

尷尬之處在於,擁有超強軍事能力的美國以及北約,爲了避免與俄羅斯展開第三次世界大戰,選擇不介入烏克蘭局勢,看著這個中等國家狠狠被打,遭受轟炸,每天死人,製造出了數量級的1000萬烏克蘭難民。各國記者還在烏克蘭西部紮寨,每天24小時滾動報導戰爭。似乎開砲的開砲,攝影的攝影,外交家們西裝革履地談判,都很專業,各司其職,可是看起來古怪而不可思議。不知道這是文明還是野蠻,也許是文明與野蠻共存的時代。

經倫敦朋友幫忙牽線,我聯繫上了從基輔向南逃難,現一家五口(最小的孩子5歲)暫時在布達佩斯安頓下來的一位華人。他敘述了他們一家的逃難經歷。戰爭開始後,他們在基輔的頭八天生活在警報聲中度過,看到飛機被打下來,自己的同事開車在去超市購物的路上,被俄軍直接炸死。

您已閱讀11%(438字),剩餘89%(33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