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全世界帶來疾病和死亡威脅的新冠病毒,可能恰恰展示了整個世界的共同點。經濟復甦卻與此相反。正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本月發佈的一份報告所明確指出的,新冠疫情的後遺症是富裕世界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美聯準(Fed)爲應對美國國內通膨上升而收緊貨幣政策,很可能將加深這一差距。
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在世界經濟論壇(WEF)上所言,如果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急剎車」,將產生嚴重負面外溢效應,中低收入國家將首當其衝,最終引發一場反過來影響富裕世界的危機。許多中低收入國家已經遭受了疫情帶來的永久性創傷,因爲這些國家的政府沒有發達經濟體那樣強大的財力,無法在封鎖期間支持勞動者保有工作、支持企業繼續經營。
其結果是全球經濟出現了「雙軌」復甦:預計到2023年,發達經濟體的產出將恢復至2019年水準,而新興經濟體的產出仍將遠低於疫情前的趨勢值。從疫情及其引發的衰退中實現更平等的復甦,將需要全球合作。
您已閱讀37%(405字),剩餘63%(6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