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冠疫情

疫情後革命不會到來

加內什:金融危機爆發後,左翼誤判了公衆情緒,以爲公衆對結構變革有很大興趣。從拜登過於雄心勃勃、如今陷入泥潭的議程看,他重複了這個錯誤。

隨著一名共和黨人輸掉總統選舉,讓喬•拜登(Joe Biden)進入白宮(此處是指拜登在2009年1月就任副總統——譯者注),未來似乎任由左翼書寫。政府剛剛進行了相當於國家產出幾個百分點的大規模干預以挽救民衆生計。可以被恰如其分地描述爲一場金融傳染的危機,席捲著一個危險的全球化世界。自20世紀上半葉以來,世界從未見過這樣的危機。

最終,2008年的金融危機並沒有在西方民主國家開啓一個進步時代。左翼誤判了公衆對緊急措施的支持,以爲那是公衆思維方式的持久轉變。從過於雄心勃勃、如今陷入泥潭的拜登總統任期看,它重複了這個錯誤。從這個爛攤子脫身仍然是完全可能的。但左翼不得不接受這樣一點:疫情爆發之初似乎近在眼前的一場革命,很可能不會到來。

左翼可以從不再把疫情前的世界說成狄更斯式的苦難開始。無論頭韻用得合不合適,「重建更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對於一項社會支出法案都是一個奇怪的名稱。它假設人們對之前的現狀抱有一種普遍的幻滅感,這既不符合調查數據,也不符合美國人的集體記憶。根據蓋洛普(Gallup)的數據,2019年70%的美國人認爲當時是尋找一份「優質工作」的好時機,遠遠超過上一輪繁榮的高峯期。只有大約12%的人將經濟問題列爲國家的主要問題。

您已閱讀32%(533字),剩餘68%(11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