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陌度阡

爲何英國前商務大臣凱布爾爵士會讚賞「中國在世界的種族權利」概念?

何越:在國際上打「中國人的種族權利」牌,批判西方的白人優越感,符合西方各國的正義價值判斷,比較容易獲得西方左翼的共鳴與支持。

站在中間立場,我的新作China and the West–Unravelling 100 Years of Misunderstanding(《揭開中西百年誤解》)不偏中也不偏西,批判中也批評西,有些觀點與當前中西的主流聲音均不吻合。

但書中的一個概念,我認爲非常值得中國政府與媒體重視,即「中國在世界的種族權利」。我在書中兩次提到此概念:全書開篇第一句「Racial and national pride is the most powerful patriotic emotion that unites the Chinese against the USA(種族和民族自豪感是團結中國人反對美國的最強大的愛國情緒)」;以及第五章結論中的「seeking the right for racial national pride is a Chinese version of BLM on the international level(與美國競爭是中國尋求種族自豪感的權利,是國際層面的中國版BLM)」。

這一觀點,受到了英國前商務大臣Sir Vince Cable(凱布爾爵士)的高度讚賞,認爲是我書中的兩個重要觀點之一。在爵士爲我此書撰寫的前言中,他寫道:「任何以『種族自豪感』作爲正面意義開頭的書,要麼會激起代表『政治正確』的自由讀者羣的憤怒,要麼就是不依照西方規範與敏感性來寫作。生活在西方並且有一位英國先生的越•帕金森(我的英文名),從其中國記者角度出發,勇敢、成功且入木三分地解釋了中西雙方對彼此的態度與偏見……(此書)一個重要觀點是她對中國民族自豪感的描述,即前面談到的中國與美國競爭,是國際層面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見《我如何在亞馬遜上成功出版英文書?》)。

您已閱讀29%(740字),剩餘71%(18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