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大變革的時代。在瑞士巴塞爾博覽會開幕前夕,去蘇黎世baur au lac酒店和尼古拉斯•博古睿(Nicolas Berggruen)午餐的路上,我的腦海裏浮現的是自認識他以來變化的世界和變化的他。2007年在威尼斯雙年展認識那時似乎更內向的他。當年的藝術世界大狂歡和今年安靜而本土的巴塞爾博覽會形成巨大反差,恍如隔世。而在華爾街金字塔頂端的金融家尼古拉斯當年就已經預感到人類即將面臨的各種危機,開始質疑和思考自我及人類的未來走向。他意識到物質對他的意義並不大,毅然賣掉所有名車豪宅,把他多年積累的藝術收藏借給美術館,唯一留下可以讓他旅行世界的私人飛機,成爲一個「無家可歸」、只需要酒店一張牀的億萬富翁。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對人類社會未來的思考讓他回到少年時的激情:哲學。初心不改,但回到本我的他這一次不是從20世紀的法國存在主義者那裏尋找靈感,而是從東方的孔子、老子和佛陀那裏吸取精華。他拜師中國儒道佛學者,認真研究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
2010年,他加入了比爾•蓋茲和華倫•巴菲特的 "捐贈承諾",以解決一些社會最緊迫的問題。同一年,搖搖欲墜的美國加州政府面臨破產的壓力。爲拯救加州,尼古拉斯和內森•加德爾斯(Nathan Gardels)與世界各國一羣有影響力的學者、商業和政治領袖在加州會聚一堂,探討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和政治壓力。博古睿研究院,一個獨立的非營利、無黨派的思想和行動庫由此誕生。它致力於發展如何在巨大變革中重塑政治和社會機構的基礎性思想,找尋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機遇和變革的新動力。
2015年,博古睿研究院設立了由國際評委會頒發每年100萬美元的哲學家獎,獎勵在推動塑造美好世界的思想方面做出巨大貢獻的哲學家。同一年,研究院設立「博古睿學者」項目,進一步延展了機構工作架構。該項目旨在培養和激勵研究人員,創新應對影響人類深刻變化的思想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