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與病毒共存」的爭論要避免情緒化

劉遠舉:在民間輿論場,「是否與病毒共存」成了一個既不需要科學,也不考慮各方利益的情緒議題,這當然是一個最糟糕的局面。

Delta毒株來勢洶洶,在三週內迅速蔓延至17個省市,以爲已經安度新冠疫情的中國人再次直面病毒,爭議隨之而起。

7月31日,張文宏稱這次疫情是一次「壓力測試」,並提到「我們曾經過的還不是最艱難的,更加難的是需要長期與病毒共存的智慧」。除了張文宏,感染科醫生、原上海長征醫院副院長繆曉輝,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發表過類似觀點。不過,很多人卻反對這個觀點,甚至將之上升到崇洋媚外的高度。由此,在網上爆發出激烈的爭論。

網友的邏輯很簡單:我們可以清零,爲什麼要選擇共存?這個反問就像「有肉丸子,爲何要去喫野菜?」但顯然,清零與共存,眼前的肉丸子與野菜的選擇,背後有著各種權衡。

您已閱讀8%(281字),剩餘92%(31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遠觀近思

劉遠舉,重慶人,先學理工科再學經濟學,從事過諮詢行業,現爲自由撰稿人。關注時政、財經、科技,旨在探尋現象背後的事實與公正。文風理性、客觀,且用人性的溫度替換虛僞的中立。微網誌ID@劉遠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