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歐投資協定

中歐投資協定與歐盟對華政策困境

嚴少華:目前面臨的僵局很大程度上源於歐盟對華政策的困境。理解和破解目前僵局需要從審視中歐關係的演化,尤其是歐盟對華政策的困境開始。

2021年5月20日,歐洲議會以高票通過一項決議,宣佈「凍結」中歐投資協定的審議程式,直到中國解除制裁。這是中歐投資協定被進一步政治化的最新表現。在原有的人權與勞工問題基礎上,歐洲議會又節外生枝,爲中歐投資協定的批准設定了額外的條件,即將制裁問題的解決作爲恢復審議該協定的前提。

一時間,中歐投資協定的批准進程似乎陷入了一個僵局,這個僵局不僅是對中方而言,對歐盟也是如此。中歐投資協定的前景如何?這不僅是中方,也是歐方都在關注的問題,雙方其實都在思考如何破解目前的僵局。而僅僅關注協定本身顯然無法找到答案,因爲協定是更廣泛的中歐關係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先前也表示,協定的批准無法與中歐關係的發展分開,批准的前景取決於局勢如何演變。

中歐投資協定接下來怎麼走?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恐怕我們需要先回顧一下中歐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中歐投資協定從一開始就在中歐關係中被賦予了特定的意義,本文認爲,中歐投資協定目前面臨的僵局很大程度上源於歐盟對華政策的困境。理解和破解目前的僵局也需要從審視中歐關係的演化,尤其是歐盟對華政策的困境開始。

您已閱讀12%(461字),剩餘88%(33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