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航空

疫情會使頭等艙成爲明日黃花嗎?

斯金納:疫情前,頭等艙數量就在下降,疫情加速了這種趨勢。更多富豪改乘私人飛機,頭等艙這種曾經的奢侈似乎過時了。

在1992年播出的《宋飛正傳》(Seinfeld)第四季某集中,傑裏(Jerry)在伊萊恩(Elaine)面前辯解爲什麼他應該買那張正在打折的頭等艙機票。「你不會知道你錯過了什麼。」他說,「我已經坐過頭等艙了,伊萊恩,我無法再坐回經濟艙了。」

即便時代發生了改變,但這種毫無根據的心理仍然成立。在那一集中,宋飛得到了一個更大的座位,更多的腿部空間和免費的餅乾,但如今,頭等艙有更多好處,尤其是長途國際航班的頭等艙。可以躺平的牀是最基本的,一些大型國際航空公司能夠提供酒店式套房,配有淋浴間、雙人牀和名廚菜單。例如,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的A380套房就是由豪華遊艇設計師讓-雅克•科斯特(Jean-Jacques Coste)設計的,配有菲拉格慕(Ferragamo)洗漱套裝和義大利傢俱製造商玻託那福勞(Poltrona Frau)的手工縫製皮革扶手椅。

但是,儘管頭等艙的體驗更好了,對它的需求卻在顯著下降。航空諮詢公司OAG的數據顯示,2019年定期航班上的頭等艙座位總數爲846萬個(不包括美國和中國國內航班上的頭等艙,因爲在這兩個國家,「頭等艙」一詞最初對應的是其他地區的商務艙)。這一數字比2010年下降了45%,而同期商務艙座位數量成長了42%,至1.8448億個。早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紐西蘭航空(Air New Zealand)、荷蘭皇家航空(KLM)和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等航空公司就已經放棄了頭等艙,但去年疫情的影響導致頭等艙數量進一步減少。目前,卡達航空(Qatar Airways)、新加坡航空和澳洲航空(Qantas)等航空公司已不再設置頭等艙。

您已閱讀33%(713字),剩餘67%(14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